Android教程網
  1. 首頁
  2. Android 技術
  3. Android 手機
  4. Android 系統教程
  5. Android 游戲
 Android教程網 >> Android技術 >> 關於Android編程 >> 框架模式MVC與MVP在Android中的應用

框架模式MVC與MVP在Android中的應用

編輯:關於Android編程

很多人在開發Android項目時沒有考慮過架構模式的問題,以至於隨著項目的增大,Activty或者Fragment中代碼也會越來越多,導致項目的維護變的越來越復雜。然而在Android中使用比較多的兩種框架模式就是MVC和MVP,下面我將分別介紹一下這兩種框架模式。

一、MVC框架模式

 

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,是模型(model)-視圖(view)-控制器(controller)的縮寫,一種軟件設計典范,用一種業務邏輯、數據、界面顯示分離的方法組織代碼,將業務邏輯聚集到一個部件裡面,在改進和個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戶交互的同時,不需要重新編寫業務邏輯。其中M層處理數據,業務邏輯等;V層處理界面的顯示結果;C層起到橋梁的作用,來控制V層和M層通信以此來達到分離視圖顯示和業務邏輯層。

其實MVC在J2EE開發中應用是很多的,它將業務邏輯與界面分離開來,通過控制器將其連接,從而達到了很好的解耦效果,通過MVC編寫的代碼有利於後期的維護和改造。

在Android開發中,我們也是經常看到MVC框架模式的身影,例如我們開發Android端應用時,界面編寫時在XML中,而我們經常回把網絡訪問數據獨立出來,再通過Activity處理用戶交互的問題,這就是一種MVC的思想。采用MVC模式的好處是便於UI界面部分的顯示和業務邏輯,數據處理分開。下面具體以MVC的表現形式描述一下:

 

M層:適合做一些業務邏輯處理,比如數據庫存取操作,網絡操作,復雜的算法,耗時的任務等都在model層處理。

V層:應用層中處理數據顯示的部分,XML布局可以視為V層,顯示Model層的數據結果。

C層:在Android中,Activity處理用戶交互問題,因此可以認為Activity是控制器,Activity讀取V視圖層的數據(eg.讀取當前EditText控件的數據),控制用戶輸入(eg.EditText控件數據的輸入),並向Model發送數據請求(eg.發起網絡請求等)。

為方便理解,我下面舉一個例子,由於MVC容易理解,也鑒於篇幅問題,這裡只給出簡短的偽代碼,因為具體的代碼也沒有什麼意義:

 

我們通過一個獲取天氣預報數據的小項目來解讀 MVC for Android

Controller控制器

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StrUIDataListener {
    private StrVolleyInterface networkHelper;
    private StrVolleyInterface expertNetworkHelper;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
        super.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);
        setContentView(R.layout.activity_main);
        }
    //加載網絡數據
    private void initDate()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networkHelper = new StrVolleyInterface(DemandDetailActivity.this);
            networkHelper.setStrUIDataListener(DemandDetailActivity.this);
            ApiClient.getDataDetail(DemandDetailActivity.this, id, networkHelper);
        } catch (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e.printStackTrace();
        }
    }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onDataChanged(String data) {
        //數據加載成功
        //....更新UI
    }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onErrorHappened(VolleyError error) {
        Toast.makeText(DemandDetailActivity.this, "加載錯誤,請檢查網絡!", Toast.LENGTH_SHORT).show();
    }
}

從上面代碼可以看到,Activity持有了ApiClient網絡請求模型的對象,當我們需要獲取數據時,只需要調用initData()方法。比如我們點擊Button,Activity作為Controller控制層會處理View視圖層,並調用ApiClient.getDataDetail方法,當Model模型處理數據結束後,通過接口onDataChanged通知View視圖層數據處理完畢,View視圖層該更新界面UI了。然後View視圖層去更新界面。看到這裡,我們會發現整個MVC框架流程就在Activity中體現出來了。

Model模型

這裡ApiClient就是充當Model層的,專門用於處理網絡數據請求,代碼就不展示了,讀者只要理解就行。

上面的例子中,Activity將View視圖顯示和Model模型數據處理隔離開了。activity擔當contronller完成了model和view之間的協調作用。
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實現,直接在Activity中實現網球請求不是更方便嗎?

很多人可能會有這種疑問,可是大家想想,如果這種網絡請求都在Activity中實現的話,一是不利於代碼復用,而是後期維護起來是很困難的。比如我們現在的網絡請求用的是Volley,以後想換成NoHttp實現的話,我們好需要修改每一個Activity類,這是不是很繁瑣,看到這裡我們就會發現MVC的好處了。
MVC簡要總結:

 

在Android項目中,業務邏輯,數據處理等擔任了Model(模型)角色,XML界面顯示等擔任了View(視圖)角色,Activity擔任了Contronller(控制器)角色。contronller(控制器)是一個中間橋梁的作用,通過接口通信來協同 View(視圖)和Model(模型)工作,起到了兩者之間的通信作用。

我們發現,其實控制器Activity主要是起到解耦作用,將View視圖和Model模型分離,雖然Activity起到交互作用,但是Activity中有很多關於視圖UI的顯示代碼,因此View視圖和Activity控制器並不是完全分離的,也就是說一部分View視圖和Contronller控制器Activity是綁定在一個類中的。所以MVC應用在Android中,它的解耦效果並不是十分的完美,當我們的APP逐漸變大時,我們還會發現我們的Activity和Fragment會越來越龐大。

因此如果我們開發的Android項目不是很龐大,用MVC框架模式還是比較理想的,如果我們的項目是比較龐大,而且後期經常需要修改維護的話,我更建議使用MVP框架模式,下面對MVP框架模式做一個簡單的介紹。

二、MVP框架模式

什麼是MVP

MPV 是從經典的MVC模式演變過來的,其基本思路都是相通的。

MVP是模型(Model)、視圖(View)、控制者(Presenter)的縮寫,分別代表項目中3個不同的模塊。

   模型(Model):負責處理數據的加載或者存儲,比如從網絡或本地數據庫獲取數據等;

   視圖(View):負責界面數據的展示,與用戶進行交互;

   控制者(Presenter):相當於協調者,是模型與視圖之間的橋梁,將模型與視圖分離開來。

在Andorid項目中,我們習慣將Activity作為MVC中的控制者來達到Model模型和View視圖分離,但是在MVP框架模式中,通常將Activity作為View視圖層,因為在MVC框架模式中Activity和View視圖顯示關聯緊密,Activity中包含大量的View視圖顯示代碼,如果哪天老板說需要修改View視圖顯示,這時候你是不是感覺需要修改Activity中的大量代碼?這麼一來會將Activity中控制邏輯破壞,也導致Activity中承擔太多的職責。根據單一職責原則,Activity主要起到用戶交互作用,也就是接收用戶輸入,顯示請求結果。因此可以通過MVP框架模式來減輕Activity的職責。

如下圖所示,View與Model並不直接交互,而是使用Presenter作為View與Model之間的橋梁。其中Presenter中同時持有Viwe層以及Model層的Interface的引用,而View層持有Presenter層Interface的引用。當View層某個界面需要展示某些數據的時候,首先會調用Presenter層的某個接口,然後Presenter層會調用Model層請求數據,當Model層數據加載成功之後會調用Presenter層的回調方法通知Presenter層數據加載完畢,最後Presenter層再調用View層的接口將加載後的數據展示給用戶。這就是MVP模式的整個核心過程。

\

這樣分層的好處就是大大減少了Model與View層之間的耦合度。一方面可以使得View層和Model層單獨開發與測試,互不依賴。另一方面Model層可以封裝復用,可以極大的減少代碼量。當然,MVP還有其他的一些優點,這裡不再贅述。下面看下MVP模式在具體項目中的使用。

 

我舉一個獲取天氣的例子來說明,這樣大家會很容易看懂

Model模型

 

/**
 * 天氣Model接口
 */
public interface WeatherModel {
    void loadWeather(String cityNO, OnWeatherListener listener);
}
.........
/**
 * 天氣Model實現
 */
public class WeatherModelImpl implements WeatherModel {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loadWeather(String cityNO, final OnWeatherListener listener) {
        /*數據層操作*/
        VolleyRequest.newInstance().newGsonRequest("http://www.weather.com.cn/data/sk/" + cityNO + ".html",
                Weather.class, new Response.Listener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@Override
                    public void onResponse(Weather weather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f (weather != null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stener.onSuccess(weather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stener.onError(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, new Response.ErrorListener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@Override
                    public void onErrorResponse(VolleyError error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istener.onError();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});
    }
}

和MVC一樣,Model的代碼不變,只是用與處理網絡請求,請求成功後接口回調將Model模型處理的數據返回給Presenter控制者。

Presenter控制器

 

/**
 * 天氣 Presenter接口
 */
public interface WeatherPresenter {
    /**
     * 獲取天氣的邏輯
     */
    void getWeather(String cityNO);
 
}
..........
 
/**
 * 在Presenter層實現,給Model層回調,更改View層的狀態,確保Model層不直接操作View層
 */
public interface OnWeatherListener {
    /**
     * 成功時回調
     *
     * @param weather
     */
    void onSuccess(Weather weather);
    /**
     * 失敗時回調,簡單處理,沒做什麼
     */
    void onError();
 
}
.........

/**
 * 天氣 Presenter實現
 */
public class WeatherPresenterImpl implements WeatherPresenter, OnWeatherListener {
    /*Presenter作為中間層,持有View和Model的引用*/
    private WeatherView weatherView;
    private WeatherModel weatherModel;
 
    public WeatherPresenterImpl(WeatherView weatherView) {
        this.weatherView = weatherView;
        weatherModel = new WeatherModelImpl(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getWeather(String cityNO) {
        weatherView.showLoading();
        weatherModel.loadWeather(cityNO, this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onSuccess(Weather weather) {
        weatherView.hideLoading();
        weatherView.setWeatherInfo(weather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onError() {
        weatherView.hideLoading();
        weatherView.showError();
    }
}

從代碼中我們可以看到Presenter控制器同時持有 WeatherModel和WeatherView對象且實現了OnWeatherListener接口取回Model模型數據,因此,WeatherPresenterImpl向WeatherModel發送數據請求,然後通過OnWeatherListener接口實現獲取請求結果,在將結果通過接口WeatherView把數據顯示到Activity擔當的View視圖中。從而達到徹底將Model和View完全分離,試想在這種情況下,如果你需要修改Model是完全不會影響View視圖代碼的修改的,同理,修改View視圖層的時候,也完全無需修改Model層。相當於Model和View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,都是通過中間控制器Presenter來傳達通信。

View視圖

 

先定義一個View視圖顯示的接口WeatherView

新聞列表模塊主要是展示從網絡獲取的新聞列表信息,View層的接口大概需要如下方法:

 

 

  (1)加載數據的過程中需要提示“正在加載”的反饋信息給用戶

  (2)加載成功後,將加載得到的數據填充到RecyclerView展示給用戶

  (3)加載成功後,需要將“正在加載”反饋信息取消掉

  (4)若加載數據失敗,如無網絡連接,則需要給用戶提示信息

  根據上面描述,我們將View層的接口定義如下,分別對應上面四個方法:

public interface WeatherView {
    void showLoading();
 
    void hideLoading();
 
    void showError();
 
    void setWeatherInfo(Weather weather);
}
然後實現Activity實現WeatherView接口
/**
 * 天氣界面
 */
public class WeatherActivity extends BaseActivity implements WeatherView, View.OnClickListener {
   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    private WeatherPresenter weatherPresenter;
 
    @Override
    protected void onCre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
        super.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);
        setContentView(R.layout.activity_main);
        init();
 
    }
 
    private void init() {
 	....................

        findView(R.id.btn_go).setOnClickListener(this);
 
        weatherPresenter = new WeatherPresenterImpl(this); //傳入WeatherView
        loadingDialog = new ProgressDialog(this);
        loadingDialog.setTitle("加載天氣中..."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onClick(View v) {
        switch (v.getId()) {
            case R.id.btn_go:
                weatherPresenter.getWeather(cityNOInput.getText().toString().trim());
                break;
        }
    }
 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showLoading() {
        loadingDialog.show(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hideLoading() {
        loadingDialog.dismiss(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showError() {
        //Do something
        Toast.makeText(getApplicationContext(), "error", Toast.LENGTH_SHORT).show();
    }
 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setWeatherInfo(Weather weather) {
        WeatherInfo info = weather.getWeatherinfo();
        //更新界面
        .....................
    }
 
}
總結:

MVP框架模式完全將Model模型和View視圖分離,從而使得代碼的耦合低,利用MVP框架寫項目達到解耦作用。 MVP和MVC最大的區別是:MVC中的V和C關系比較緊密,耦合度太高,從C中訪問M獲取數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成從V中訪問M。而MVP中M和V完全分離,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,Presenter通過接口通信方式將V和M通信。 在Android中MVP框架 Activity擔當View視圖層,MVC框架模式Activity擔當控制器。

雖然MVP可以達到很好的解耦效果,可是在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多寫一層(Presenter)的代碼,代碼量會擴大,而且業務邏輯對不太熟悉的開發者來說還是略顯復雜,因此建議如果開發相對較小的項目,而且項目不需要頻繁的修改可以選用MVC,如果開發比較大的項目,而且需要後期不斷地維護修改的話建議使用MVP框架模式開發。

 

  1. 上一頁:
  2. 下一頁:
熱門文章
閱讀排行版
Copyright © Android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