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oid教程網
  1. 首頁
  2. Android 技術
  3. Android 手機
  4. Android 系統教程
  5. Android 游戲
 Android教程網 >> Android系統教程 >> Android開發教程 >> 做Android 系統/應用開發需要掌握自動化測試知識

做Android 系統/應用開發需要掌握自動化測試知識

編輯:Android開發教程

接觸Andorid有幾個月了,一直認為做系統,應用開發根本不需要懂 Android自動化測試之道,認為那都是測試人員需要掌握的東西,我們只要懂開發,只要讀懂系統,根據客戶的需求可以做相應的更改就可以了,只要熟悉了 API,寫出的應用可以實現某功能就可以了。其實不是的。

舉個例子說,我們偉大的客戶,瘋狂地更換硬件配置,那麼我們的驅動就跟著來回換,相關功能的c實現也要換,上層java對應稍作修改,碰上膩歪點的客戶提出膩歪的需求,那麼只有Good Luck了……幸運的整完了,好使了。Google及時發布Android的高版本,客戶要跟風要升級,這時候突然發現,自己修改的系統相對於原生 Android並非只是優化和添加XX功能,4個字:傷筋動骨。這個時候,完美升級幾乎等於重寫。避免這個悲劇的發生其實很簡單,就是在完成開發任務之後,用cts測試一下符合不符合Android兼容性規范。倘若全部pass那麼OK謝天謝地歡天喜地,若有fail項(不影響系統編譯和相關功能實現,只是不符合兼容性規范),就要及時查看相關文件可以不可以修改,將其實現回歸到Android正道。如若實在困難 ,就要提前和客戶打好招呼,避免日後被他們扔回來,自己不好收拾。

Android自動化測試不單單只是cts,還有Monkey,ASE,Robotium,Instrumentationd ......都是非常實用的工具。比如應用中的UI測試,單個Activity測試,Instrumentationd就是最大的功臣。

android.test為我們提供了些什麼?

舉個例子來誇誇ActivityInstrumentationTestCase2<T extends Activity>

public T getActivity() {      
        
    Activity a = super.getActivity();      
        
    if (a == null) {      
        
        // set initial touch mode      
        
        getInstrumentation().setInTouchMode(mInitialTouchMode);      
        
        final String targetPackage = getInstrumentation().getTargetContext().getPackageName();      
        
        // inject custom intent, if provided      
        
        if (mActivityIntent == null) {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a = launchActivity(targetPackage, mActivityClass, null);      
        
        } else {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a = launchActivityWithIntent(targetPackage, mActivityClass, mActivityIntent);      
        
        }      
        
        setActivity(a);      
        
    }      
        
    return (T) a;      
        
}

 

通過getActivity()可以輕松的獲得activity,肆意使用其中的方法,回避了無法實例化對象使用不了某類的方法的問題。在get之前, setActivityIntent(Intent) and/or setActivityInitialTouchMode(boolean), provide custom setup values to your Activity 。      我最近時間在接觸camera這塊,解決了幾個bug,測了一下cts,意外的發現cts中,camera 的hardware test這塊原來不符合兼容規范的fail項,全部都pass了。所以頓時很悔恨,為什麼開始不先針對cts的結果來找bug出口,這個目標就鎖定的很快,解決的效率會提高一倍。

簡單說一下cts吧

$ make ct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//android源碼編譯好後,在編譯cts

解壓上一步生成的android-cts.zip  然後就可以進行測試了。詳細的操作搜一下資料,網上相關資源很多。

CTS測試會自動生成相應的測試包,該包位於如下目錄:

android-cts/repository/results

每個測試包中包含了如下文件;

cts_result.css

cts_result.xsl

logo.gif

newrule-green.png

testResult.xml

該包的測試情況都在  testResult.xml 文件中,通過查看該文件可以知道,那些是和 Android兼容的還有一點,特別需要注意,隨著android版本的更新,cts也在不斷更新。

如果你夠好奇,可以試一試,同一系統的同一設備,用從r1到r5不同版本的cts都來測試一遍,會有意外的收獲!

不懂測試,就不要說自己是優秀的開發人員。尤其,Android為我們提供方便的自動化測試機制,還有什麼理由說不需要。

  1. 上一頁:
  2. 下一頁:
熱門文章
閱讀排行版
Copyright © Android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